首页 | 重要文件 | 领导讲话 | 工作动态 | 经验集萃 | 理论研讨 | 青蓝工程 | 心语园地 | 人文艺术 | 镜头视野 | 影音之窗 
 

伴随共和国成长,在追梦中自强不息

2017-07-20

我于1938年抗日战争烽火中诞生在山东省寿光县的一个农村家庭,从儿时饱受日寇扫荡和艰难生活的涂炭。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在解放战争国共两党拉锯战中,连简陋的初级小学学习条件都不具备。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我才开始接受正规的小学教育,带上了红领巾,成为新中国第一批中国少年儿童队(1953年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可以说我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伴随共和国成长。我见证了建国65年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这段重要历程。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65年来也是我的追梦过程。从一个贫穷的农村孩子,受到了国内外良好教育,成为一名大学教授和获得多项国家奖励。多年来的追梦过程使我深深体会到,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我要为之奋斗终生。

、不忘国家培养,为报效祖国而忘我工作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再加上研究生,我读了22年的书,特别是上大学和攻读研究生的10年是在北京清华园度过的,导师是著名的科学院院士、时任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的章名涛教授,可以说我是享受了国内最好的教育条件。虽然研究生刚毕业就赶上了“文化革大革命”,耽误了宝贵的十年,但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我仍是幸运儿,考取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先后到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著名大学进修和做访问学者。在Wisconsin大学师从美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知名的电机与电力电子专家T.A.Lipo教授,学习条件得天独厚,可以说在国外我又受到了良好教育。面对国外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回国还是留在国外工作的抉择时,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如期回国。多年来很多人问我为何不留在国外工作,我的回答是:祖国需要我。

大学毕业时处在国家困难时期,记得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彭真委员长在人民大会堂在对北京高校毕业生代表讲话中告诫我们:你们是幸运者,不要忘记你们大多数的同龄人没有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国家和人民培养了你们,要记住报效祖国,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想想成千上万的同龄人和劳苦大众,是他们节衣缩食用辛勤的劳动为自己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多年来一直激励着我,怀着“报效祖国,把知识还给人民”的感恩心情,力争为国家多做一点贡献和为社会多尽一份义务。

1981年1月出国时我43岁,已过了不惑之年。为了把“文革”期间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我废寝忘餐夜以继日的学习和工作,不仅学到了在电机及其控制领域最新的科学技术,而且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在Lipo教授指导下所研究的一种最佳变流器供电方波电机,突破了传统正弦波电机理论,具有开创性,所撰写的论文获得IEEE-IAS(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学会工业应用学会)优秀论文奖,两年内在国际权威性杂志IEEE Transactions(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刊)上发表2篇学术论文。1983年7月回到沈阳工业大学后,更是以奋马加鞭不停蹄的精神,投入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由于成绩突出,1990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1991年被评为全国先进教师,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有突出贡献专家,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为博士生导师,2004年被教育部和人事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担任国家公派留学生评审专家,全国高等学校机电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电工学科评委,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大电机专委会委员。获得了一系列奖励和荣誉,我想自己努力是一个方面,但如果没有国家为培养我所创造的良好条件,就不可能有我的今天。

我在沈阳工业大学工作42年后于2008年退休,时值70岁,为2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退休后我没有“闲”下来,而是继续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并获得了一些成绩。国家863项目“兆瓦极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科研成果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为第2获奖人;退休后又培养了8名博士和7名硕士,获得6项发明专利,主持完成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子课题,以及欧共体资助的有关风力发电的国际合作项目。除了完成对已招收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培养和在研科研项目的研究任务外,还力所能及的为学校学科与学位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项目咨询、科技成果评估、学位和学术论文评审等多做一些工作。退休后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担任国际电机与系统会议(ICEMS)的程序委员会或编辑出版委员会委员;IEEE-IAS电机专业委员会、IEEE-IESIEEE/ASME等国际学术组织的特约审稿人;《电工技术学报》编委;《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电机与控制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等重要学术刊物的审稿人;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大电机专委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电工学科评审专家等。

、永不满足,要做几件退休前尚未完成的工作

退休前我主持完成多项国家与省部级的科研项目,获得过多项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奖励和十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但由于受学校研究条件的限制,研究成果多停留在理论研究和科研样机研制的水平,真正转化为生产力获得推广应用的较少,这是我的一块心病。我想退休后可以静下心来,在有生之年将自己从事多年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踏踏实实地做成几件事。这几年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 MW级直驱低速永磁风力发电机

我从1984年开始介入风力发电技术的研究,从事永磁电机的研究也有20多年的时间,虽然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和奖励,但总觉得其创新性和影响力不够大。退休后正值我国风力发电大发展时期,特别是MW级风电机组由单一的高速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向更为先进的高效高可靠性低速直驱永磁风力发电系统过渡,几家大的风电企业相继引进国外的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利用我校多年从事风力发电技术和永磁电机研究的优势,我与风能技术研究所、沈阳华创风能有限公司及河南瑞发水电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设计与研制了1.5MW风力机直接驱动低速(17.4r/min)永磁风力发电机,于2010年初在宁夏某风电场并网发电成功。2011年又相继研制成功3MW的直驱低速永磁风力发电机,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推进新型无刷双馈电机的研究与产业化

我于1987年在国内率先开展无刷双馈电机的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依此课题培养了十余名研究生,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出版了研究成果专著,研制了多种样机,获得过多项成果奖励,但遗憾的是,该种新型电机没有得到实际推广应用。在此期间,国外美英等国有不少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也在进行研究,由于技术的复杂性,对于该种电机的应用研究始终没有突破,长期停留在科研样机的实验室研究阶段。

我一直对于无刷双馈电机的研究状况不甘心,与广东和湖南的两家企业合作进行无刷双馈电机的应用研究。退休后我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终于有所突破,于2010年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而性能良好的磁障与笼条相结合的新型复合转子结构,为大型无刷双馈电机的产业化开辟了新的途径,并于2011年研制成功额定功率500KW、定子功率绕组额定电压为6kV的大功率高电压无刷双馈产品样机,并进行了驱动排灌站水泵的现场试验,此外还进行了变速恒频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的产品开发。我们在无刷双馈电机领域的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20117月我应英国纽卡斯尔大学邀请,作为访问教授进行国际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访问了英国从事无刷双馈电机研究的四所知名大学: Cambridge University(剑桥大学),Durham University(杜伦大学),University of Newcastle(纽卡斯尔大学)和University of Northumbria诺桑比亚大学),在上述四所大学做了无刷双馈电机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报告,受到英国同行的好评

3.大功率高速永磁电机的应用研究

相同功率下电机的体积与电机的转速成反比,高速永磁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和运行可靠等优点,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退休前我曾主持完成一项高速永磁电机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历经4年研制了国内首台75kW60000r/min磁悬浮轴承的高速永磁电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技术的复杂性,还难以直接用于产品。如何将研究成果用于大功率的高速永磁电机产品,也是我退休后计划完成的一个夙愿。我先后与多家企业合作,进行不同转速和功率等级高速永磁电机的产品开发工作,目前已研制成功国内首台MW级高压高速永磁同步电动机的产品样机。

三、自强不息,挑战自我,在追梦中享受欢乐

对于美好理想的追求,是一个人生活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追求是一个过程,充满艰辛。对于多采梦想的追求,使我永不停息,不断挑战自我,在追求的艰辛中享受欢乐。除了事业上的追求之外,我还有一个梦想,去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去感受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退休之前我利用出国进修和学术交流的机会,访问了英、美、德、法、意韩等十几个国家,以及国内包括台湾在内的19个省、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退休后我要带上相机,走访国内外更多的地方。

要想做好工作和提高生活质量,身体是根本,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皆为零。退休后我特别注重生活的规律化和锻炼身体,早上在河边的林荫道进行3000m(有时5000m,最长达13000m)的长跑,汗流浃背很是辛苦,但心情舒畅,是一种享受。退休后我又访问了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北欧西欧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以及国内海南、四川、云南、宁夏、青海新疆和西藏等地区,拍了上万张照片。当亲眼目睹神奇的布达拉宫和波浪翻滚的雅鲁藏布江,特别是站在海波4700m世界最高的咸水湖那木措湖边,呼吸着那清新的空气,望着那皑皑雪山与碧蓝无际的山水交融画面,真是无比的陶醉,这种享受是无可比拟的。登上海拔5190m的念青唐古拉山口,没有吸一口氧气而行动自如,身体经受住了高原反应的考验,令我十分欣慰。

自从清华大学电机专业本科毕业后我已工作了52年,实现了当年蒋南翔校长对于清华学子“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号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多年来一直在鞭策着我。76岁虽然已是古稀之年,我现在仍在走南闯北的奔波中工作着,不是为了生计,而是在挑战自我,在追逐梦想。我不知道还能走多远,我人生旅途的终点在何时与何方,只要能在追求梦想的艰辛过程中,自强不息和享受欢乐就足以,梦的结局并不重要。

上一条:终点之后的慢跑 下一条:做好“青蓝工程”工作 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关闭

 

版权所有:365足球数据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